2018年1月22日 星期一

頭部外傷


腦震盪(輕度腦外傷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義大神經外科王浩洸醫師
概論
腦震盪是一種輕微的腦外傷造成的頭部打擊。在運動和車禍中常見,腦震盪可以暫時影響大腦,造成混亂和問題與記憶,語言,視力,或平衡。這個人可能會在一開始就出現,或數小時或數天之後出現的病徵。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時間讓大腦自行癒合。

什麼是腦震盪?
在發生事故的影響,大腦來回反射顱骨內。這可能會導致擦傷,出血,和撕裂。緊接著事故發生後,可能會混淆,不記得發生了什麼或有噁心,視力模糊,或眩暈。這個人可能會一開始就出現,或數小時或數天之後出現的病徵。人們遭受腦震盪不一定會失去了知覺。





震盪是按嚴重程度分級:
Ⅰ級:沒有意識喪失;沒有失憶或失憶不到30分鐘。
II級:意識喪失為少於五分鐘或健忘症30分鐘和24小時之間。
III級:意識喪失超過五分鐘或健忘症超過24小時。
進入急診室如果你遭受了頭部受傷並且已經失去意識,嘔吐,抽搐,或與精神功能和身體的協調性有明顯的困難。


有什麼症狀?
腦損傷的症狀可能是微妙的,或者直到你恢復正常活動可能不會被察覺。症狀可長達4週,有時嚴重有時較好,但總體來說,會隨時間改善。他們包括:

頭痛
睡覺
難以入睡
睡眠過多或過少
疲勞或疲憊的感覺
失憶
記不住新信息
注意力無法集中或思考
混亂的感情
心情易怒
悲傷的感覺
緊張或焦慮的感覺
等身體不適症狀
視力模糊
頭暈
噁心和嘔吐
畏光或噪音
大多數人完全康復。如果你的症狀惡化;或者在23週沒有改善,打電話給您的醫生。






原因是什麼?
常見的原因包括跌倒,汽車或摩托車事故,運動損傷,快速往復的力量,如搖晃嬰兒綜合症或靠近戰場爆炸。

如何診斷?
當一個人被帶到急診室頭部受傷,醫生會做一個檢查,詢問他或她的症狀,請問如何發生的傷害。如果需要,頭部CT掃描可以進行。中度或重度顱腦損傷需要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。
當體育比賽時被懷疑腦震盪,教練,訓練師,或團隊醫生應立即執行場邊的評估。這些測試包括警覺性,短期記憶回憶(如對手得分),長期的回憶(如姓名,出生日期),以及運動員複雜任務的能力(如向後背誦個月)。

輕度腦損傷的在ER觀察後幾個小時,通常釋放回家。家庭成員或照顧必須密切監視,並觀察在接下來的2448小時病人的行為變化。

如果這些已有的症狀加重,或出現新的症狀要馬上回到急診室:

過度嗜睡;不能保持清醒或無法從睡眠中醒來
頭痛是惡化和不與典型藥物緩解
增加的噁心和嘔吐
較為混亂,情緒激動,或煩躁不安
麻煩說話,走路,或視力變化
扣押或抽搐

什麼治療方法有哪些?
當腦震盪的跡象或症狀還存在時 任何人都不應該回歸到運動或劇烈活動。治療輕度腦損傷通常是休息和藥物治療。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時間讓大腦自行癒合。

獲得充足的睡眠。避免體力消耗,以及那些需要精神集中的活動,如玩電子遊戲,看電視,或使用電腦。學校工作負荷也應暫時減小。

對於頭痛,使用對乙酰氨基酚(泰諾)。避免其他止痛藥,如布洛芬(布洛芬,布洛芬)和阿司匹林,因為有可能這些藥物可能會增加出血的危險。

常見問題與解答:

問:我什麼時候可以重新啟動我的血液稀釋劑,如阿司匹林,氯吡格雷或華法林?
答:你應徵詢你的神經外科醫生,神經科,心臟科醫生或看的時候是安全的正常服用這些藥物。

問:我的工作和/或學校的時間表需要調整?多長時間?
答:是的,你需要休息,同時從傷病中恢復。你的症狀得到控制的時候您可以返回到工作。

問:我會開車嗎?
答:服用麻醉止痛藥或藥​​物,可以讓你昏昏欲睡你不應該開車。

問:什麼時候可以恢復正常的活動?
答:逐漸12週就可以增加你的身體活動量,但聽你的身體並在需要時休息。

問:什麼時候可以恢復運動?
答:直到你沒有任何症狀才可恢復運動是非常重要的。
在第一個痊癒之前會導致產生長期影響的第二個腦震盪。

恢復與預防
可以預期的頭部損傷的症狀逐漸經14週改善。在此期間,你的症狀可在強度波動:

頭痛是常見的,可以用對乙酰氨基酚(泰諾)得到緩解。患者偏頭痛可能會注意到惡化。

疲勞和睡眠問題會互相伴隨,而且往往加重對方。疲勞往往是在晚上更壞,使症狀更明顯。傾聽你的身體並在需要時休息。

可能會出現記憶問題,如組織任務或記住別人的名字或購物清單。

情緒波動和煩躁是常見的。

可能會出現視覺模糊,或嗅覺喪失。

癲癇是罕見的,但腦損傷後可能會發生在第一週。藥物可以採取為37天,以防止癲癇發作。
恢復期間的預防第二次頭部外傷是重要的,因為具有腦震盪後會增加5倍的第二次頭部外傷風險,在第一次頭部外傷不久後第二次頭部外傷增加危險性腦腫脹的風險。在腦震盪症候群的更嚴重的情況,認知行為治療可能會有幫助。

提示
減少對頭部受傷的危險:
騎自行車,摩托車,或滑板時,戴上頭盔。
酒精或藥物的影響下,不要開車。
佩戴安全帶,並確保兒童固定在兒童安全座椅。
通過保持寬鬆項目離地面,安裝安全功能,比如在浴缸防滑墊和扶手樓梯避免在家裡跌倒。
通過鍛煉,以增加力量,平衡,協調,避免跌倒。
運動時戴防護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