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

小面關節病變介入性疼痛處置

1.1 治療部位:頸椎、胸椎、腰椎。

1.2 技術種類:關節內診斷性治療、神經診斷性治療、脈衝式射頻治療(Pulsed radiofrequency)、高頻熱凝療法 (Radiofrequency coagulation。
1.2.1 關節內診斷性治療:在X 光或超音波引導下,將穿刺針由背部插入疑似病變的小面關節腔內,以顯影劑確認部位後,注射局部麻醉藥或合併類固醇。主要目的包括診斷疼痛來源及
疼痛部位治療,具短期的治療效果。
1.2.2 神經診斷性治療:在X 光或超音波引導下,將穿刺針由背部插入疑似病變小面關節的支配神經,以顯影劑確認部位後,注射局部麻醉藥或合併類固醇。主要目的包括診斷疼痛來源
及疼痛部位治療,具短期的治療效果。
1.2.3 脈衝式射頻治療:在X 光或超音波引導下,將穿刺針由背部插入病變小面關節的支配神經,以顯影劑及電流刺激確認部位後,以低溫(< 42℃)脈衝式射頻刺激神經。主要目的可
治療疼痛,具短、中期的治療效果。
1.2.4 高頻熱凝療法:在X 光或超音波引導下,將穿刺針由背部插入病變小面關節的支配神經,以顯影劑及電流刺激確認部位後,以高溫射頻燒灼神經。主要目的可直接治療疼痛,具
中、長期的治療效果。

1.3 適應症:對頸部、上背部、及下背部之小面關節病變或相關的組織引起之疼痛,可提供長期的頭頸部、肩部及下背部疼痛的止痛效果。

1.4 注射方式:
1.4.1 安裝生命徵候監視器。
1.4.2 有時需要注射點滴 (需接受靜脈全身麻醉之患者才需注射點滴)。
1.4.3 確認脊椎疼痛部位,可能為單節或多節小面關節,或需治療兩側脊椎。
1.4.4 病人採俯臥姿勢,胸部及腹部下放置承托物,經過消毒、鋪單,再由醫師借助超音波、X 光以確定相關解剖位置並決定施打部位。頸椎治療可能須平躺或側臥姿勢。
1.4.5 施打部位表皮注射局部麻醉劑,再以細長針插至脊椎小面關節神經部位:醫師會詢問病患手或腳的感覺,或以電刺激確認針刺部位後,再將藥品 (局部麻醉劑或合併低劑量類固醇)注射至脊椎小面關節或神經部位,或以高頻熱凝電針放電燒小面關節神經。
1.4.6 休息約30 ~ 60 分鐘後,依醫囑返家休息。

1.5 預期療效:
1.5.1 可減輕頭、頸、肩或下背部疼痛及確認原因 (於注射局部麻醉劑後);或治療頭、頸、肩或下背疼痛現象 (於高頻熱凝治療後)。
1.5.2 減少止痛藥服用或加強其效果。
1.5.3 改善日常活動力。

1.6 副作用、併發症:一般而言都不嚴重,出現併發症的機會都很低 (<0.1%)。
1.6.1 副作用:注射處疼痛、出血;暫時性皮膚感覺遲鈍,皮膚感覺異常;暫時性搔癢;頭暈及步態不穩 (稍事休息,即可回復);局部麻醉劑後暫時性下肢無力及麻木之感覺;頭痛,
與姿勢有關(一周內可恢復正常);暫時性頭頸部、背部局部燒灼疼痛感(大多出現在高頻熱凝療法後,約持續數天至1-2 周,可痊癒)。
1.6.2 併發症:中樞神經感染;硬脊膜膿瘍;脊髓神經損傷;上肢、下肢、或四肢偏癱,運動功能受損;休克(神經性或過敏性),嚴重死亡。

1.7 健保給付::關節內診斷性治療、神經診斷性治療、脈衝式射頻治療等均無給付;:高頻熱凝療法( 但有限制條文)。

1.8 國內醫院自費價格概況:4,250 ~ 8,030 (依部位、關節數目、及技術不同有差異);可能另需特殊自費衛材。


本文取自台灣疼痛醫學會介入性疼痛處置技術簡介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